滨海文化

主页 > 访谈 >

访谈

中荷清洁能源名人专访|中荷两国建交50周年

发布时间:2022-11-17 15:14:43

  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荷兰王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值此周年之际,我们通过一系列不同行业的人物访谈,讲述中国与荷兰之间的故事。

  我们前几期的访谈对象分布在和、领域,这一期我们将聚焦清洁能源。

  荷兰是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倡导者和引领者,在生物质能、海上风电、氢能等领域技术领先,且有一批实力突出的企业。荷兰致力于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技术,并在全球能源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图片:风能监测

  本期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两位中荷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者——有着“让地沟油飞”愿景的道兰环能MotionEco创始人刘疏桐,以及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风能高级研究员、资深顾问 Piet Warnaar,听他们讲述他们的产业洞察与人生体验。

道兰环能MotionEco创始人刘疏桐,图/受访者提供

  荷兰TNO风能高级研究员Piet Warnaar,图/受访者提供

  缘起

  为何与清洁能源结缘?

  18岁就去到“欧洲门户”荷兰,在荷兰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机缘巧合接触到了新能源和环保项目,并随之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在荷兰阿姆特丹自由大学读了环境与能源管理硕士,曾先后在企业社会责任、电动汽车、太阳能和可持续生物燃料等领域从业。

  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同时是多个陆上及海上风电场项目中的项目经理,负责为风电工程设计、外包、施工提供建议咨询等。我想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背景,为自己的孩子们留下一个更好的世界。

  中荷清洁能源领域的双重实践

  刘疏桐

  2015年前后,“地沟油”的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内“水深火热”。在意识到其在中国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和环境问题后,刘疏桐回国创立公司,成为“让地沟油飞”项目发起人,致力于将地沟油转化为环保燃料,终极使命是让中国的地沟油“飞”到天空。

  是的,你没有听错。通过不同的技术和工艺,废油不仅可以用于航空,还能变成车用柴油、变成轮船用油。而使用这样的生物燃料,不仅可以合理地处理餐厨费油,还能控制石油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地沟油“变害为宝”。

刘疏桐于荷兰,图/受访者提供

  刘疏桐坚定地选择回国做环保燃料相关工作,与他在荷兰的经历和背景脱不开关系。他曾助力同济大学、上海食品安全办事处,让上海公交车“喝”上地沟油制作的燃料;开发的“安全油联盟”得到过宜家的青睐;作为壳牌的全球新能源伙伴,入选“壳”动未来的能源创客项目;跟全球大型餐饮连锁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开发一套完整的全程追溯系统和供应链解决方案,让一滴地沟油都不再外流……截至目前,刘疏桐的创业实践仍未止步。

  Piet

  Piet所在的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TNO)成立于1932年,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共有超过3400名专业技术工作人员。Piet 指出,在风能研究部门他拥有60名左右的同事。风能研究组(前身为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CN)活跃于风能研究领域四十余年,持续为行业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出谋划策,并寻求适用的工程支持工具。

Piet Warnaar于工作,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高峰论坛、中荷海上风电系列研讨会、中荷浮式风电发展趋势在线交流会……Piet曾多次作为演讲嘉宾参与到中荷两国举办的各种国际展览与研讨会,并多次到访中国,去过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众多城市。此外,TNO/ECN还在其位于荷兰Petten市的园区里接待了许多来自中国的代表团。

  中荷实践感悟

  和而不同 共放异彩

  从15年至今,作为最早一批接触生物燃料行业的中国人,刘疏桐一直都在此领域深耕:“希望把我在欧洲学习到的经验用在国内,推动生物燃料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对于刘疏桐来说,“让地沟油飞”不仅彰显了他的职业使命,也体现了他身上的“荷式特质”。在他看来,不管是在生活方式还是个人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荷兰拥有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就职场体验来说,公司一向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为员工提供自由、空间及信任,让他们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及发展。此外,刘疏桐强调,荷兰创新的思想引领全球,且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令他尤为印象深刻。上述“荷式特质”给刘疏桐的个人成长及创业生涯也打下了很多基础。

刘疏桐于活动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大规模的”、“尽职尽责的”、“能源聚焦的”,Piet用这三个词汇描绘了他眼里的中国。尽管中荷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是他认为,只有在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差异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

  一直以来,作为科研与行业之间的桥梁,Piet在推动技术研发的同时,也为企业参与联合研究提供了相应支持。其中,在与中方的合作实践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个项目是与中国最早从事风力发电的企业之一金风科技的合作项目,合作所涉及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显著降低了运营和维护成本。

Piet Warnaar于活动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当前,俄乌冲突与新冠疫情的国际背景影响着全球能源供给格局,重构能源生产版图,欧洲风能供应链也面临着供应链中断以及高昂的能源和运输成本等挑战。Piet指出,中荷在海上风电制氢、大容量海上风电装机以及运营维护等领域上合作潜力巨大。

  中荷

  清洁能源行业发展差异

  刘疏桐

  “相较中国,欧美地区在生物燃料的应用上一直以来都走在前列。当前中国的光伏和生物燃料产业仍旧以出口为主,不过近几年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呈现积极的态势。”在刘疏桐看来,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整个清洁能源产业都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民众在整体认知层面也都趋向于意识‘觉醒’,此外,基本所有的公司都开始把减排纳入考量的范围中来。”他补充道。

刘疏桐于活动现场,图/受访者提供

  当说到两国的行业发展差异,刘疏桐认为,荷兰企业一般会提前布局,往往会自主发掘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且和产品是紧密结合的,甚至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相比而言,中国当前的能源环保产业还是以政策驱动为主。

  Piet

  Piet指出,中国清洁能源行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驱动,这也使得相关项目的推进变得更为容易和顺畅。与此同时,荷兰则在提供服务和知识层面较为擅长,这也是两国行业发展的主要差异之一。

Piet Warnaar于工作,图/受访者提供

  除此之外,在与中方的合作中,Piet总结道,“中方是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学习,通过不断的测试和实验来改进和建造。”在他看来,这也是中荷行业实践的一大差异。

图/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正在掀起一场碳中和与新能源的革命,全球能源低碳化、清洁化发展趋势明显。中国要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与此同时,2020年欧盟《绿色协议》提出,通过加大终端能源电气化、难电气化领域能源清洁化等措施,实现2050年气候中性目标。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中国与荷兰就已经开展能源方面的合作,近几年更多地转向G2G、K2K、B2B等模式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涵盖能源转型政策和研发领域的交流、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等领域。尽管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全球能源格局有所改变,但Piet指出,中荷在能源转型、发展可再生能源、工业脱碳,提高能效,碳捕捉和利用等问题上仍然能够更好地合作、互利共赢。

图/pixabay

  “不管是技术引进,还是政府间的交流和合作,期待中荷之间能有更多的高效的交流。”就像刘疏桐表示的,展望未来,期待中荷在清洁能源领域互学互鉴,深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