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最佳答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10月1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10月1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张占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无疑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特点,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大国变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与救亡图存相重合、与民族复兴相一致,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大国迈向强国的现代化,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和奋斗方向,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特色、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它必然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不懈探索,是高度自主而不是照搬他人的现代化,是自立自强而不是依附他人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并致力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赶超、“叠加并联”型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的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并联式”现代化,表现为时间跨度的急剧压缩和不同时期发展任务的相互叠加。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的制度优势。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协调、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的统筹协调和高质量,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等。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市场空间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可持续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友好、共存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张占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和人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实现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党和人民的庄严使命,也是新的赶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继续前行、确保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彰显党的初心使命和提升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开拓了新前景。
第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进一步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须建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张占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问题。从中国发展的实践来看,如果不能正确地确定“中心”,就不能够真正掌握和推动全局;如果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全局都会受到损害。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的深刻原因。
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内涵,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拓展经济增长空间,努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我国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靠什么来拓展经济增长空间?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靠落实新发展理念,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比较迫切的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突破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带动中高端产业迭代升级;适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努力构建以国内为主的超大规模畅通循环的消费市场;抓住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升级契机,适当保持合理的投资强度和结构优化,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推动数字中国和智慧中国建设。
与此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以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牵引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发展。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营造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使消费、投资、产业升级的潜力变为现实。
- 上一篇:【焦点访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牛远杰:“我们愿意留下来,最后一个走”
- 下一篇:没有了